广州华商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隶属于传播与传媒学院,依托新闻传播学与戏剧与影视学双学科支撑,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培养体系。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该专业在广东省高校排名中位列第3名,获评B级专业,展现了较强的学科竞争力。其课程设置注重传统播音技能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战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一、培养方向与核心课程:聚焦网络直播与全媒体传播
该专业以网络直播为特色方向,强调培养学生在电商直播、新媒体运营等领域的实战能力。核心课程涵盖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传统基础课程,同时增设直播电商场景化实训、新媒体产品设计等前沿内容。课程体系突出以下特点:
- 学科交叉性:融合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 技术导向性:设置元宇宙融媒体实验、音视频制作等实践课程;
- 行业适配性:针对区域产业需求开设直播营销策划、出镜现场报道等模块。
二、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产教融合”闭环
学院构建了从课堂到行业的阶梯式实践平台:
- 校内实验平台:依托大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立专业直播间、录音棚、元宇宙实验室等,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影视配音等实验项目;
- 校企协同育人:与广东省广播电视台、区县融媒体中心及头部MCN机构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
- 竞赛与项目驱动: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直播电商大赛等赛事,并在“桃花岛直播电商实训基地”开展真实项目运营。
三、师资力量与学科资源:双师型团队引领创新
专业教师团队中3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包含获得长江韬奋奖的资深媒体人、省级教学名师及来自字节跳动等企业的行业导师。学科建设方面:
- 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协同育人项目,共享课程资源与学术平台;
- 依托新媒体产业学院开展直播领域前沿研究,开发区域公共品牌传播项目;
- 聘请范以锦(原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等学界权威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文远大讲堂学术活动。
四、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机构、网络平台、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直播运营、品牌传播等工作。近年就业方向呈现三大趋势:
- 传统媒体转型:向融媒体记者、全媒体编导岗位延伸;
- 新经济领域:集中在电商直播、短视频内容创作等领域;
- 政企宣传岗位:承担政务直播、企业形象传播等职能。同时,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合作,为攻读艺术学硕士提供升学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