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以“双高计划”牵头建设为引领,配备行业尖端设备,构建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测绘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就业方向及专业特色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围绕首都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化测图、卫星定位测量、无人机操控等核心技能,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相较于传统测绘人才培养,其更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等前沿领域能力,体现了从基础测绘向智能测绘的转型升级。例如,2025年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对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趋势”,强化了现代精密工程测量和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实践要求。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该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课程结构:
- 专业基础课:测绘基础、工程制图与识图为学生奠定空间认知基础
- 专业核心课:GNSS定位测量、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等课程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 专业拓展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数字建模、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技术等课程培养创新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特色课程,贯穿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使毕业生能熟练操作多旋翼无人机开展航测作业。
实训条件的先进性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校投入逾百万元建设:
- 数字测图室:配备49台图形工作站及测绘数据处理软件
- 工程测量实训室:拥有9台GNSS RTK卫星定位接收机、14台工程全站仪等设备
- 校企合作平台:与北京城建、轨道交通等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实施“2+1”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确保学生毕业时已具备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实操能力。
从就业方向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城市规划部门:从事智慧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
- 轨道交通企业:参与地铁隧道精密测量
- 测绘地理信息公司:承担无人机航测及三维建模项目近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平均月薪达8000元,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知名单位。职业发展通道涵盖工程测量员(中级)→测绘项目经理→注册测绘师,体现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 双高计划建设专业:作为全国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唯一入选单位,享有国家级教学资源
- 国际化培养路径: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开展学分互认,开设《国际测绘标准》等课程
- 产学研深度融合:近三年承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测量项目12项,实现教学与生产任务对接这些特色使该专业在2025年“金平果”高职专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