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作为吉林省唯一开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构建了以工程流体力学和油气储运工程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该专业不仅拥有省内稀缺的油气储运教学实验中心,还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2025年全国同类专业排名中,该校位列第11位,展现出扎实的办学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强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融合。学生需系统学习: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掌握油气储运核心原理
- 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管道设计等专业课程
- 配套开设泵与压缩机、城市燃气输配等应用型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仿真实验结合的方式,构建覆盖油气田集输、长距离管道运输、城市燃气分配的全链条知识网络。课程设置中还融入储运工程最优化等前沿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工科特色,配备价值275万元的128台套教学设备,包括:
- 400米长输管道密闭输送试验装置
- 油气集输仿真工作流程板
- 油品分析实验室校内外共建6个实训基地,涵盖吉化炼油厂原油车间、港华燃气公司等生产现场。学生在实习中可直接参与油品装卸、管道运维等实操项目,实现“课堂-车间”无缝衔接。
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斩获:
- 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
- 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荣誉依托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开展无人机应用、三维建模等跨学科实践,使工程计算软件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同步提升。2017-2019年考研率稳定在14%以上,毕业生进入中国石油大学等顶尖学府深造。
就业前景覆盖能源全产业链,毕业生主要流向:
- 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其下属设计院
- 城市燃气公司、物流企业、航空燃料部门
- 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及海关检验机构专业年均就业率达90%以上,部分学生入职当年即可参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在LNG技术、智慧管网等领域的新兴岗位需求持续增长,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