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2022年获批设立以来,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资源和学科积累,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隶属于2024年7月新成立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前身是基础部数学教研室,现已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理学专业之一。专业立足学科交叉,既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的深耕,又强调应用能力的拓展,通过多元化方向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组建了职称结构与学历层次双优的教学团队。专职教师中教授占比32.5%、副教授占比37.5%,70%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8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包含毕业于985、211高校的博士7人。团队中涌现出河南省教学标兵、青年骨干教师等省级荣誉获得者,并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蝴蝶效应的非线性复杂金融系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实力。
专业的培养方向采用“双轨制”设计:
- 师资型方向聚焦基础教育领域,通过《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等课程,结合中小学实习基地,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学教师;
- 学术型方向侧重理论深造,开设《泛函分析》《运筹学》等进阶课程,依托应用数学研究所的科研平台,为研究生输送人才。这种分类培养模式使2023级首批74名学生中,已有部分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基础+应用”特色:
- 核心理论课程包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等传统主干课,夯实学科基础;
- 交叉应用模块设置计算方法、金融数学等实践性内容,衔接大数据、经济管理等跨学科领域;
- 教育技能训练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职业技能等实务课程,形成从理论到岗位的完整链路。配套建设的MATLAB实验实训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从算法模拟到物理建模的实践平台。
在就业与升学领域,专业呈现出多元化出口特征。约30%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25%进入金融、科技企业从事数据分析,另有显著比例学生考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这种就业结构得益于“学术+职业”双重导向的培养策略,例如在学术型方向开设《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研究生入学考试核心课程,同步建立考研导师制提升升学率。
专业建设还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应用数学研究所不仅承担国家级课题,还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算法优化、风险管理等项目。这种“研究所+实训基地”的模式,使学生在参与SCI、EI论文撰写和横向课题过程中,提前接触行业前沿问题。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校生已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2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