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中医整体辩证观念为根基,结合现代健康管理需求,构建了跨学科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通过管理学、医学、信息科学的交叉渗透,培养具备中医药特色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计划招生60人,文理兼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其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健康产业链,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全链条能力塑造。
培养定位与学科特色
该专业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强调“传承+创新”的教学理念,重点培育学生在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置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例如中医养生学概论和健康管理技术与实训等课程,强化学生对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健康技术的综合运用。此外,专业通过早期实践和校企合作机制,将课堂学习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形成“教-研-医-产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
课程体系与核心模块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学科基础模块: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健康管理学等,构建医学与管理学的知识框架;
- 特色技能模块:如中医药膳食养学、健康运动学、中医适宜技术实训,突出中医健康服务的实操能力;
- 技术应用模块:涵盖健康大数据挖掘、卫生技术评估、健康信息系统管理,培养数字化健康管理技能。
其中,健康心理学和慢性病管理等课程,结合案例教学与团队协作,帮助学生掌握从个体到群体的健康服务策略。
实践平台与就业前景
学院投入建设了约200㎡的健康服务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配备健康管理一体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先进设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实践基地覆盖政府部门、三甲医院及健康企业,如重庆市中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等,提供多元实习机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 医疗卫生系统: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健康政策制定与项目管理;
- 健康产业:医养结合机构、健康保险公司负责健康产品开发与风险评估;
- 学术与创业:考取公共卫生类硕博研究生或自主创办健康管理企业。
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
专业采用PBL(问题导向学习)、TBL(团队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主动性。例如,在健康风险评估课程中,学生需分组完成真实案例的数据分析与干预方案设计,强化解决复杂健康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与行业协会合作开设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凭借中医特色与现代健康技术的双重优势,正成为西南地区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早实践、多实践”的教学理念,以及覆盖全产业链的就业通道,为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