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立足现代设计教育前沿,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为培养理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注重艺术修养与设计能力的双向提升,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5%,教师团队累计获得80余项竞赛奖项,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产品设计专业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培养方向,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平衡发展。学生需掌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研发等核心技能,同时具备跨领域设计能力,可胜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关联岗位。培养方案特别突出职业素质与创新意识,通过校企联合项目与科研实践,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纸家具专题设计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市场调研到成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最终作品在省级展览中获校领导与企业高度评价。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等,注重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
- 技术实践模块:涵盖产品模型制作、设计软件应用、材料工艺研究,强化动手能力;
- 专题设计模块:如家具专题设计、产品语义学,通过真实项目驱动创新思维。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传承元素,例如与景泰蓝、雕漆等非遗项目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学生作品曾获“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现有12名专职教师,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教师3人,70%教师具有企业驻场设计经验。团队在教改与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教师主持的非遗创新设计研究课题,将教学与地域文化结合,指导学生完成50余件瓦楞纸家具设计,相关成果被纳入省级文化产业推广项目。此外,教师团队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文科组奖项,凸显教学创新能力。
四、实践平台与就业前景
专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构建多元实践平台:
- 校企合作:与纸辉家包装科技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完成2周实体制作,掌握工业级生产流程;
- 竞赛机制:以“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为驱动,学生团队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7项;
- 非遗工作坊: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发景泰蓝茶具、雕漆文具等产品,部分作品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毕业生就业方向覆盖平面设计、产品研发、展览策划等领域,部分学生进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从事用户体验设计,展现出专业培养的广泛适应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