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贵州省一流专业,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展现出显著特色。该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淬炼成器 品赢天下”为院训,结合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从实验室硬件配置到校企合作模式,从师资力量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多维度的竞争力,成为西南地区材料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开设材料科学基础(贵州省一流课程)、材料力学(贵州省一流课程)等核心课程。其课程体系注重“厚基础、重实践”,通过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此外,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形成以半导体功能材料、生物物质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学科交叉性强。
科研实力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含国家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项,总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依托贵州省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实验室等平台,教师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在4D打印智能材料、生物质材料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实验室设备总值达1600余万元,拥有材料物理实验室、功能材料实验室等专业实验空间,为科研创新提供硬件保障。
从师资结构来看,学院教师中博士占比94.29%,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百层次”人才等高端人才。教师团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课程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计案例,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引入学院自主研发的检测技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就业与校企合作方面,该专业已建立4个校外实习基地,与贵州惠航科技、江苏欧圣新材料等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毕业生主要进入新材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学院还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培育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形成“以赛促学”的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