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学校在化工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自1956年开设以来,始终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了覆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教学体系,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成为长三角地区化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目标聚焦于培养具备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专业定位与学科支撑
该专业立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对接长三角化工产业升级需求,特别关注香料生产、生物制药等特色领域。学科建设方面,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形成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在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获评B级,专业全国排名第35位(Top25%),彰显学科实力。师资队伍中93%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0.24%具备“双师型”背景,包括多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为教学科研提供强力支撑。
课程体系与实践资源
课程设计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双轨体系:
-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等夯实理论基础;
- 方向模块:分设化工工艺、化工工艺及计算机应用方向,后者融入Matlab语言、自动化仪表等交叉学科内容;
- 实践环节:依托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型实训基地,开展零排放乙酸乙酯生产、煤制甲醇仿真等实践项目,校企共建巴斯夫、上海石化等10余个实习基地,确保学生接触真实生产场景。
就业竞争力与行业认可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石化产业核心区,为毕业生提供广阔就业空间。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技术研发:在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环境治理等领域从事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
- 生产管理:担任化工生产运行、品质控制、工程项目实施等岗位;
- 跨领域拓展:进入药企、化妆品企业从事技术支持或市场推广。合作企业如科思创、英威达尼龙等跨国公司常年吸纳毕业生,部分学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深造,升学率约15%。
特色培养与创新平台
专业通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累计1年企业实践,推行“双导师制”强化工程素养。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拥有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与普洛药业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助力学生参与药物合成、智能制造等前沿课题。虚拟仿真中心配备Aspen Plus、COMSOL等软件,支撑复杂工程问题模拟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