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9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现有265名在校生,师资队伍中硕博比达95%,并拥有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和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荣誉。依托地方文化与行业需求,其课程设置融合了数字化技能和国际化视野,旨在培养适应旅游产业转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该专业的核心优势。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贵州、辐射武陵山区,以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导向。其培养目标明确分为三层:一是强化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提升专业理论能力,使其胜任旅游规划开发、数字文旅等岗位;三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的能力,如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新兴业态的实践技能。这种定位既回应了地方经济需求,也契合了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计采取“宽口径、厚基础”模式,包含三大模块:
- 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如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
- 行业核心技能:涵盖旅游规划制图、酒店运营管理、导游能力训练;
- 地方文化融合:开设贵州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课程。此外,专业通过数据分析与论文写作课程强化科研能力,并通过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提升职业竞争力。
实践能力与就业方向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10-12周的行业调查与企业实习,覆盖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多个场景。毕业生可从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景区规划开发、酒店运营等工作,尤其注重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就业方向多元,既包含传统旅游业态,也延伸至旅游电商、新媒体运营等新兴领域。
学科建设与资源支持
专业发展获得多项省级支持:2014年获批贵州省本科教学质量综合改革项目,2018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022年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团队中20名专任教师包含4名教授,高级职称占比65%,同时与行业建立紧密合作,例如国际酒店管理方向的教学直接对接行业前沿标准。这种“地方化与国际化并行”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