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作为重庆市合川区一所具有财经特色的本科院校,其经济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理念。该专业依托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四大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方法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经济人才。在2024年最新专业评估中,该专业已形成包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三大主干学科的完整教学体系。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明确以"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课程设置紧扣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三大理论基石,同时融入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等实务模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课程群,通过纵向分析中外经济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经济分析框架。这种"理论+历史+工具"的三维课程结构,有效实现了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搭建。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三层次递进式"培养模式:
-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等实验课程
-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商务谈判模拟、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训项目
- 创新思维培养:依托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学术活动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又具备商务策划与沟通能力,契合重庆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的人才需求。
对比同校的商务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更强调理论深度与政策分析能力。前者侧重跨境电商、流通经济等实务模块,而后者注重经济政策研究与理论创新能力培养。两个专业共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但在高年级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经济学专业设置当代中国经济等特色课程,商务经济学则开设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等应用性课程。
在招生培养方面,该专业实行文理兼收政策,2023年物理类与历史类招生比例约为1:2.6。15000元/年的学费标准与市内同类院校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其毕业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授与企业高管联合指导,确保学术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平衡。近年新增的数字经济产业研究平台,更为学生参与区域经济调研提供了实践基地。
师资配置上,学院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组成的教学团队。金融学、工商管理等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经验,为经济学专业提供了跨学科支撑。专职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占比超过40%,这种"双师型"队伍结构,有效保障了理论教学与行业需求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