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财会领域,构建了“财务会计+智能技术”双核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转型需求,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传统财会技能与Python编程、RPA财务机器人应用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懂业务、精工具、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等举措,学生可在三年学习周期内完成从基础账务处理到智能财务决策的能力跃迁。
培养目标:面向智能化场景的财务人才储备
该专业聚焦“大智移云”技术背景下的企业用人需求,着力培养具备会计核算全流程操作能力与财务大数据分析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不仅掌握初级会计实务、税法等专业核心知识,还需具备运用智能会计平台和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处理业财融合业务的能力。职业定位覆盖企业财务核算岗、税务筹划岗,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智能审计岗,形成“基础核算+战略支持”的双重职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技术赋能下的四维知识架构
- 财会基础模块
包含基础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等课程,重点强化会计准则应用与税务申报技能,搭建完整的财务知识框架。 - 智能技术模块
设置Python程序设计、RPA财务机器人应用等课程,通过财务大数据共享平台实训,培养学生处理海量财务数据的自动化能力。 - 业财融合模块
依托ERP财务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等课程,训练学生使用智能系统完成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等管理会计职能。 - 实践创新模块
在商务数据分析实训室开展真实项目演练,结合智能财税1+X证书考核标准,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能力培养:三层次递进的技能提升路径
- 基础操作层
通过手工账务处理实训掌握原始凭证审核、账簿登记等基础技能,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作为能力认证。 - 技术应用层
在工业级3D打印实训室等场景中,运用财务机器人完成发票核验、报表生成等自动化操作,实现工作效率的指数级提升。 - 决策支持层
基于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构建企业经营状况可视化模型,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现金流预测、风险预警等数据支持。
就业方向: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
毕业生可在三类场景实现高质量就业:
- 传统财务领域
担任企业总账会计、税务专员,年均起薪约6万元,3年内晋升管理会计岗位比例达35%。 - 金融科技行业
从事大数据理财顾问、智能风控专员等新兴职业,对接证券、保险机构的数字化服务需求。 - 中介服务机构
在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智能审计业务,运用区块链技术完成跨区域账务核查,服务半径扩展至长三角区域。
特色优势:产教融合驱动人才培养
该专业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机制,与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共建实践基地,将安全生产领域的特殊账务处理纳入教学案例。通过新华三产业学院等合作平台,引入智能制造企业的真实财务数据作为实训素材,使课程内容与工业4.0时代的企业需求保持同步。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智能财税1+X证书获取率达92%,形成显著的数字化财会人才培养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