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林省财经类院校中较早开设的审计学本科专业,长春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依托管理学学科优势,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管理学学士学位人才为目标,聚焦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大领域,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数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审计学基础、大数据审计分析等核心领域,并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强化实战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审计人才。
在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采用"基础理论+方向模块"的架构。基础理论课程包含企业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等工商管理核心课程,夯实学生财经法律与会计实务基础。专业方向模块自2023年起细分为大数据审计与数智内控两个方向,前者侧重计算机审计、财务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后者聚焦内部控制学、经济效益审计等管理实践。这种模块化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审计监督职能,又融入RPA财务机器人、Python财务应用等前沿技术课程,实现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体现"四层次递进"特征:
-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会计信息化实训、审计模拟实验掌握账务处理软件操作
- 专业综合实践:在省级会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成3D财务流程模拟
- 产教融合实战:依托数字财务现代产业学院参与企业真实审计项目
- 创新创业拓展:利用金恒学院平台开展内控咨询服务实践这种"校内实验室+产业学院+定制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可积累平均200课时的实战经验,近三年校企合作开发案例库覆盖财政审计、供应链审计等12个细分领域。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个方向: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报表审计与税务筹划,就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或进入国家审计机关执行经济监督职能。随着审计全覆盖政策推进,专业新增区块链审计、ESG审计等课程模块,使毕业生在新能源企业合规审计、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等新兴领域具备竞争优势。202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超60%进入天职国际等国内TOP10会计师事务所,起薪水平较传统财务岗位提升约25%。
该专业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双师型师资结构与省级示范平台的协同效应。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全部具备注册会计师或国际内部审计师资格,并聘请行业专家承担审计实务与案例等课程教学。依托吉林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与金蝶集团共建的智能审计实验室配备财务机器人开发平台,实现审计流程自动化教学。但需注意,作为民办院校专业,在学术科研深度上与公办重点院校仍存在差距,建议学生通过考取CIA、CISA等国际认证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