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财经商贸大类的重点方向,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对复合型财务人才的需求,融合大数据技术与财务管理实务,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机关的财务大数据分析、投融资管理等岗位群,培养具备业财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财务核算、智能成本管理、税务筹划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面向覆盖企业财务管理的全流程,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风险管理等岗位。相较于传统财务专业,其特色在于强化数据分析工具应用能力,例如通过Python和Excel实现财务自动化处理,并借助财务大数据分析支持企业决策。
课程体系与技能培养
课程设计采用“财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融合模式,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基础、经济法、大数据技术应用等,奠定财务与数据双核知识框架。
- 核心课程:涵盖财务会计实务、智能化成本核算、财务机器人、大数据财务分析等内容,着重提升学生运用ERP系统和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能力。
- 实践模块:通过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网络直播实训室,以及校外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的实习,完成从理论到实操的转化。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企业经营沙盘模拟,锻炼预算编制与投融资决策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经济管理学院为该专业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团队,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9名,其中多人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并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教师团队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例如白夏平教授将管理学基础与信息化工具融合教学,梁小丽副教授在跨境电商课程中引入直播运营实战。此外,学院拥有10个校内实训室和覆盖西安、上海等地的校企合作基地,确保学生接触真实的财务工作场景。
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可在企业财务部门、税务中介机构及政府机关从事数据分析、税务管理等工作,同时依托“1+X证书制度”提升竞争力。学院还开设专升本课程,助力学生通过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根据2023年招生计划,该专业在陕西理科专科批招收15人,学费为6500元/年,性价比较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进一步增强了就业优势。
专业特色与创新方向
该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赋能,例如通过财务机器人流程调试和大数据建模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二是跨界融合,如将网络营销与财务管理结合,培养适应电商环境的财务人才。未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掌握业财税融合与智能风控能力的学生将成为职场“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