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自2017年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中的标杆性学科。该专业以经济学学士学位为依托,深度融合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与金融理论,构建了“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3年浙江省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一,被评定为四星级专业(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应用经济学省级一流学科的支撑,以及校企协同、学科竞赛、国际化办学等特色模式。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架构
该专业以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为前沿方向,课程体系采用“通用基础+职业模块+特色方向”的三层递进结构。大一、大二阶段夯实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基础,大三、大四提供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互联网金融三大职业模块选择。高年级开设的量化投资特色班和金融科技特色班,聚焦Python与数据挖掘、区块链金融开发实训等实务课程,强化学生对金融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模型的实战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 校企协同育人:实施“上市公司进校园”计划,与同花顺、大智慧、四大国有银行等龙头企业合作,邀请企业高管讲授案例分析与实务技术,指导学生参与横向课题。
- 实验平台建设:依托中央财政资助的量化投资实验室,构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实战性四级实验体系,覆盖金融估值、风险测算、大数据挖掘等场景。
- 学科竞赛成果:学生在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中连续多年获奖数全省第一,2020年金融创新大赛成绩位居前列,近三年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8项,省级项目13项。
三、就业竞争力与深造路径
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6.28%,31.35%的毕业生选择境内外深造。就业方向涵盖四大领域:
- 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从事财富管理、金融产品设计;
- 投资机构:证券、基金公司专注量化交易、基金绩效评估;
- 企业与政府:参与项目投资分析、ESG评估及产业政策制定;
- 新兴领域:金融科技公司开发智能风控系统、区块链金融应用。
四、差异化竞争优势
- 跨专业培养:联合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组建“大金融”专业群,通过跨专业毕业设计、协同实验项目打破学科壁垒。
- 国际化视野:与英、法、德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双语课程占比超过30%,培养熟悉跨境结算、碳金融的全球化人才。
- 政产学研联动:作为宁波市金融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牵头单位,深度参与地方政府投资者教育、数字普惠金融等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需求精准对接。
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链条,塑造既掌握金融工程学核心理论,又具备Python编程、MATLAB建模等技术工具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行业输送兼具分析能力与实操技能的高端从业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