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建设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立足西南地区传媒产业前沿,以培养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全国首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了覆盖节目策划、拍摄制作、新媒体运营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形成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特色,被业界誉为“西南地区广播电视行业人才摇篮”。
专业优势与学科定位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学科建设基础雄厚,既是重庆市特色专业,又是市级特色学科群支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学位点;二是产教融合优势显著,与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等20余家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课堂+片场”双轨培养机制;三是师资力量突出,教师团队兼具院线电影创作经验与学术研究能力,其中多人获范长江新闻奖等行业顶级荣誉。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紧扣行业需求,构建了三级能力进阶体系:
- 基础技能层:通过摄像基础与编辑制作、视听语言等课程夯实技术基础
- 创作实践层:设置故事短片创作实践、纪录片创作实训等项目制课程
- 行业前沿层:开设网络互动短视频编导、新媒体节目包装等数字媒体课程特别注重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在大三需完成至少两部15分钟以上影视作品,并参与重庆新闻学院大讲堂与白岩松、杨澜等业界专家的深度交流。
就业方向与行业认可
毕业生就业呈现双高特征: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且头部媒体就业占比达37%。具体职业路径包括:
- 传统媒体:省级电视台节目编导、频道策划
- 新兴领域:短视频平台内容运营、网络综艺执行制片
- 跨界发展:文化传媒公司项目总监、政府宣传部门视听内容主管近年毕业生参与制作的《渝·美人》《索爱广告》等作品获国内外影视奖项,印证了专业培养质量。
实践资源与教学保障
专业拥有西南地区顶尖的硬件配置:2000平方米数字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配备RED电影级摄影机、ARRI灯光系统等2000余万元设备,可实现4K超高清节目制作。创新性的“三导师制”(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创业导师)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影视工业标准化流程,又能接触抖音、爱奇艺等平台的真实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