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作为陕西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其以景谷艺术为核心载体,构建起包含书画装裱、皮影制作、泥塑雕刻等传统工艺的课程体系,通过"3331"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依托中国景谷艺术馆等实践平台,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在2023年教学成果展演中,学生创作的《锦鲤》等作品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一、课程体系构建

该专业课程设置体现"技艺双修、文脉传承"的核心理念:

  • 基础模块:包含素描、色彩、构成基础等造型训练课程,夯实学生美术功底
  • 核心技艺模块
    • 景谷艺术全流程制作(选材处理、三维造型、装裱保存)
    • 陕西特色非遗工艺(凤翔泥塑、华县皮影、库淑兰剪纸)
    • 书画装裱与篆刻技艺
  • 文化理论模块:涵盖中国工艺美术史、民俗学、市场营销等交叉学科
  • 创新实践模块:通过三维景谷画创作、传统工艺现代转化等课题,培养创新思维

二、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实践体系

  1. 基础技能实训:在书画装裱实训室、黑陶制作工坊完成单项工艺训练
  2. 项目化教学:参与咸阳职教集团承接的文旅产品开发项目
  3. 大师工作室: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景林领衔,开展皮影雕刻、泥塑创作等传习
  4. 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景谷艺术馆展览实现作品市场化近三年学生作品入选省级非遗展演12项,其中《金鸡报晓》等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三、文化传承创新

专业通过"三进三出"模式激活非遗生命力:

  • 非遗进课堂:将弦板腔皮影戏等20余项非遗技艺编入活态教材
  • 大师进校园:建立包含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师资团队
  • 文化进社区:组织学生参与咸阳市"文艺六进"工程
  • 技艺出秦川:开发景谷艺术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 人才出三秦:毕业生在陕甘宁建立非遗工坊23个
  • 经验出国门:参与建设"中坦秦岭工坊",推动景谷艺术非洲传播

四、人才培养成效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三高"特征

  • 高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进入工艺美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
  • 高证书获取率:人均持有NACG民族艺术技艺证书等3类职业资格证书
  • 高创业率:2024届学生创办文化传媒公司7家,年产值超千万元通过"校政企"协同机制,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32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形成从技艺传承到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专业建设经验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为高职院校非遗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咸阳模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处理单位考察业务涉及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开采矿产涉及哪些核心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作为陕西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其以景谷艺术为核心载体,构建起包含书画装裱、皮影制作、泥塑雕刻等传统工艺的课程体系,通过"3331"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依托中国景谷艺术馆等实践平台,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在2023年教学成果展演中,学生创作的《锦鲤》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作为青海省唯一开设该专业的专科院校,以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该专业立足青海多民族文化资源,聚焦青绣(包括土族盘绣、藏绣等)等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课程创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多维度实践,既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又为民族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了“理论+技艺+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风筝方向)专业怎么样?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风筝方向)专业,作为国内首个将风筝技艺纳入高职教育体系的特色专业,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双重使命。该专业以河北安次区调河头镇第什里村——中国宫廷风筝发源地为实践基地,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构建起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风筝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新动能。 在培养体系上,专业以“传承+创新”为核心理念。课程设置既包含《中外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3周前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传统技艺专业领域的标杆院校,近年来通过系统化课程设置与创新实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该专业以民族学和美术学为理论基础,围绕剪纸、陶艺、皮影、刺绣、木雕等传统技艺展开教学,将艺术审美与实用工艺深度融合,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其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专业排名优势上,更通过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展现了民族文化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在专业培养体系上,学院建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评论  3周前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怎么样?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立足渝东南民族地区,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使命,构建起涵盖民族工艺、非遗食品制作技艺、民族表演艺术、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文化大讲堂五大模块的实践体系。学院通过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社团活动等多元化路径,将刺绣、织锦、扎染、蜡染、陶艺等传统技艺转化为现代教育载体,形成“协同、多元、开放”的文化育人模式。这一探索既让濒临失传的技艺重焕生机,又为文旅产业输送兼具文化底蕴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评论  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