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及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具备扎实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胜任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以下从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与方向上,本科层次(四年制)侧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生需掌握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并了解主要国家社会经济状况。专业方向从早期的外贸单证、外贸管理逐步拓展至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培养重心。专科层次(三年制)则聚焦外贸单证制作、报关报检等实务技能,强化岗位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为特色,构建了多层次知识框架:
- 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夯实学科基础;
- 实务操作课程: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强化业务流程处理能力;
- 实验与实训课程:通过期货交易模拟实验、企业运营沙盘实验、VBSE综合实训等,提升实战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双师课程”与校企协同实现产教融合。例如,与祥隆集团、山东招金期货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设报关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等校企联合课程。实验室配置方面,依托VBSE跨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跨境电子商务仿真实训室等,模拟外贸全流程操作环境,强化学生的单据处理、跨境电商运营等能力。
师资力量上,专业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约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0%,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教学团队通过“以赛促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大智慧杯”金融精英挑战赛等赛事,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在涉外经贸部门、跨国企业、外贸公司等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国际货运代理、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工作。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就业率保持90%以上,专升本通过率达70%,部分学生进入985/211院校攻读硕士。专业还通过“文经大讲堂”、企业家进课堂等活动,帮助学生对接行业资源,缩短职业适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