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2022年设立以来,依托文学院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起融合艺术设计、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的复合型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平台,致力于培养能在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从事创意设计和技术应用的高素质人才。其特色培养模式在西北地区高校中形成独特竞争力,近年学生作品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等赛事中斩获十余项省部级奖项,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创新特质。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三维建模、影视特效、交互设计等技术能力,又要具备艺术审美、市场洞察、项目管理等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突破传统艺术教育边界,通过"项目化、课题化"教学模式,将真实商业案例引入课堂。例如《3D影视级视觉呈现》课程直接对接西安市纪委廉政宣传动画制作,学生作品被省级媒体采用率达100%。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导向,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行业需求。
课程结构呈现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核心课程群形成"技术筑基-艺术表达-商业应用"的三级进阶体系。技术类课程包含虚拟现实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数字工具训练;艺术类课程设置影视概念设计、数字绘画等审美素养培养;商业应用类则开设网络产品营销、交互产品设计等实战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开设数字经济与社会创新等特色课程,使艺术创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深度联动。
师资配置采用"学术+行业"双导师制,现有专职教师12人中,高级职称占比41.6%,双师型教师达8人,行业导师包含西部电影集团等企业专家。教学团队近三年完成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横向科研到账资金超百万,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信息可视化设计》等课程内容。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同步更新。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四级进阶"培养链:
- 基础技能训练:在数字艺术设计实验室完成摄影、建模等基础操作
- 项目实战:通过25家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动画制作、游戏开发等综合实训
- 竞赛培育:组织学生参与"丝路文化故事"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
- 创业孵化:依托省级创新创业项目,扶持优秀作品市场化转化该体系支撑学生毕业时人均掌握3-5项行业主流技术,近两年毕业生在网易、字节跳动等企业的入职率稳定在85%以上。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当下,该专业正通过"艺术+科技+商业"三维驱动的培养模式,破解传统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其建立的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配备无人机航拍、动作捕捉等先进设备,为创意实现提供硬件保障。这种将数字技术工具链与文化创意产业链深度对接的办学思路,为西北地区数字内容产业输送了大量兼具艺术修养与技术实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