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涉外卓越国际金融法律人才实验班)是该校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核心培养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法律+金融”复合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学科能力的法治人才。该专业依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背景,将民商法、金融法、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深度融合,构建以法学为基础、金融实务为延伸的知识体系,并注重英语能力与实务技能的双重提升。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还能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该实验班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课程设置兼顾法学基础与金融实务。核心课程包括:
- 法学基础课程: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传统部门法;
- 商法与经济法延伸课程:如比较合同法、证券法学、国际金融法,强化对金融交易规则的深度理解;
- 金融财会类课程:金融市场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等,帮助学生构建金融逻辑与数据分析能力。此外,学院开设全英文课程与法律与金融交叉学科讲座,例如互联网金融法律与实务,使学生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金融法律问题。
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师资团队以跨学科背景与学术水平一流著称。教师涵盖法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例如商法专家、金融实务从业者等。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律所合伙人举办学术活动,例如研究生研讨会与案例分析竞赛。学生可通过论文指导、课题参与等方式与教师深度互动,培养严谨的学术思维与问题意识。一名毕业生提到,正是老师对论文的细致打磨,使其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仅用半个月便以主观题130分的高分通过。
实践机会与就业前景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出长三角法律助理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入律所、金融机构实习,并在实习期间安排院领导实地走访以优化培养方案。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选择的路径包括:
- 传统法律领域:公检法系统、律师事务所;
- 金融行业: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机构;
- 深造方向:民商法、经济法、法律与金融等研究生领域。据统计,近年毕业生中多人保研至中国政法大学、985高校,或在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快速取得资格认证,体现出专业培养的实效性。
学术氛围与个人成长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以“精品化”教学著称,每年仅招收百余名学生,形成高师生比的小班教学模式。学生可通过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大赛、学术论文竞赛等活动锻炼思辨能力,部分优秀者获得上海市奖学金、戈峻英才奖学金等荣誉。学院鼓励多样化发展,例如支持学生参与冰壶社、侦探学社等社团,平衡专业学习与综合素质提升。一名毕业生回忆,在教职工合唱比赛中担任指挥的经历,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让其感受到学院“严谨而温暖”的独特气质。
该专业通过学科交叉、资源整合与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了成为高端法治人才的扎实路径。无论是渴望深耕学术,还是志在金融法律实务领域,这一实验班都能为其搭建充满可能性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