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西省重点高职院校,其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潞安化工集团的产业背景,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为煤炭行业输送了大量掌握数字孪生、5G通信、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就业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聚焦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三大核心目标,强调智能化技术与矿山生产的深度融合。课程体系设计以工程制图与CAD、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为基础,逐步引入智能采掘电气、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等核心课程。学生需掌握煤矿地质分析、智能设备操作维护及灾害预警处理等能力,形成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的知识闭环。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内1:1井下模拟巷道、智能采掘实训室等90个专业实训场所,开展沉浸式技能训练。重点包括:
- 煤岩识别技术实操:使用计算机视觉(如YOLOv5)和激光扫描设备,训练学生达到95%以上的识别准确率;
- 5G通信网络部署:在模拟矿井中实践基站间距优化、防爆标准检测等关键技术;
- 液压支架智能控制调试:通过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支护响应时间至100ms以内。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化工作面采掘、设备运维管理、智能通风安全等领域。学院与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等企业建立订单班,2025年单招计划显示该专业物理类招生50人、历史类35人,且90%以上毕业生可通过校企合作通道实现高质量就业。典型岗位包括智能采煤机操作员、矿山物联网工程师等,起薪较传统岗位提高20%-30%。
面对未来发展趋势,该专业着力推进“无人化+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发展。课程设置前瞻性引入6G技术研究模块,探索太赫兹煤质检测、全息远程操控等前沿方向。同时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将GB3836-2021防爆标准、GB51215-2017智能化建设规范纳入教学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动态衔接。通过持续深化“三名工程”(名课、名师、名校),学院正成为华北地区智能化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