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舞蹈学(师范类)专业自2013年由原舞蹈学(中国舞方向)转型以来,已形成以中学舞蹈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13年的本科办学经验,累计培养379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20人,专职教师5人中包含副教授1人、博士2人,教学用房面积达600余平方米。专业立足黄河三角洲地区,强调以美育人与学科教学能力的双重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为山东省基础教育输送具备综合素养的舞蹈教育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该专业构建了“专业+师范”双轨并行的知识框架。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中国古典舞基训与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与教学等技能类课程,同时融入心理学基础、班级管理等教师教育模块,强化学生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特色课程如舞蹈创作与编导和舞蹈排练,通过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种课程设计既注重舞蹈技艺的精进,又突出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塑造。
师资与硬件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双重保障。专业教师团队中,博士和硕士占比100%,且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开展学术合作,聘请客座教授8人。艺术学院配备13个实训工作室和总面积150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其中舞蹈专业拥有专门的形体训练厅和排练厅,支持学生从基本功训练到舞台表演的全流程需求。此外,学校通过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研究所、航空审美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舞蹈教育与地域文化、航空特色的融合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以赛促学、校企联动”的特色。学生定期参与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等赛事,近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超60项。实习基地覆盖滨州市中小学、艺术馆等20余家单位,通过教育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强化职业适应力。例如“乡村旅游,景上添画”实践团队曾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展现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就业前景与专业定位紧密契合。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学舞蹈教学、教研及美育活动组织,部分进入文化馆从事群艺工作。根据培养目标,学生需掌握中学舞蹈教学法和综合育人能力,80%以上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校友会2025年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获评3★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在山东省舞蹈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就业城市集中于山东本地,同时向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辐射,薪资水平随从业年限显著提升,10年以上经验者可达18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