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打造的省级特色专业,面向汽车产业链的检测、维修、服务等环节,培养具备现代汽车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依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结合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技术能力。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资源及就业方向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需掌握汽车机械构造、电控系统诊断、故障检测与维修等核心技能。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不仅能熟练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还能处理汽车维修中的复杂技术问题,并具备汽车服务管理和技术咨询能力。例如,课程设置中特别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内容,覆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技术,以适应行业技术升级需求。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特点。专业基础课包括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为后续技术课搭建知识框架;核心课程则聚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实用技能模块。此外,选修课程如汽车空调维修、液压传动等拓展了学生的技能边界,而汽车专业英语和二手车评估等课程则强化了行业通用能力。这种分层递进的课程结构确保学生从基础认知到高阶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提升。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培养的亮点。校内建有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配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平台、电控发动机检测设备等先进设施,可同时容纳120人开展实训。学生需完成金工实习、电工实训、汽车维护实训等模块,并通过汽车维修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则与企业深度联动,例如与吉利新能源汽车学院、广州骏龙从城汽车有限公司合作,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应用技术、积累经验。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面向汽车制造企业、4S店、检测站、保险公司等多类机构,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服务顾问、性能评估等岗位。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超过94%,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学生还可考取“1+X”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等,提升职业竞争力。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创新大赛等赛事,进一步拓宽技术视野。
从专业优势来看,吉林工程职业学院通过“三实三新”(求实、踏实、朴实,自我革新、主动更新、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度契合,同时紧跟行业趋势增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内容。校企协同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以及覆盖传统与新兴领域的课程资源,使该专业成为区域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