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作为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和国家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始终聚焦装备制造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数控设备操作、编程、调试与维护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与现代化实训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从基础技能到智能制造技术的系统性成长路径,成为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岗对接、能力分层递进”为核心,形成基础与专业双轨并行的架构。基础课程涵盖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电工与电子技术,为学生夯实机械制造领域的理论基础;专业课程则聚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原理和CAD/CAM等现代制造技术,通过虚拟仿真与案例教学强化编程与工艺设计能力。此外,课程融入智能制造元素,例如智能切削单元编程和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确保学生掌握前沿技术应用。
在教学模式上,该专业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三类路径提升实践能力:
- 校企协同培养:与沈鼓集团、北京精雕等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定向定制班,开展顶岗实习与综合实训;
- 技能竞赛驱动:依托省级职业院校工业数字化设计大赛、多轴数控加工大赛等平台,以赛促学提升创新能力;
- 职业认证衔接:将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证书、CAD/CAM中级证书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课证融通”。
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进入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典型企业包括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转正薪资4500元起)、北京精雕科技集团(8000元起)等头部企业,覆盖数控编程、设备调试、质量检验等核心岗位。专业通过“全员参与、全程促进”的就业服务体系,连续四年实现就业率100%,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联合培养进入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等本科专业深造。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依托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价值近5000万元的设备资源,构建真实生产环境;其二,师资团队拥有辽宁省技术能手和教学名师,近三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专利16项;其三,作为辽宁省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升级需求,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服务”的闭环生态。这些优势使该专业成为智能制造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