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病人欠费,涉及应收医疗款、医疗收入等核心科目的核算。根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欠费业务需根据门诊与住院场景、结算阶段进行差异化的账务处理,同时需考虑坏账准备的计提与核销机制。以下从不同业务场景展开分析:
一、门诊病人欠费处理
当门诊患者无法即时支付医疗费用时,医院需确认医疗收入并记录债权。根据制度规定:
借:应收医疗款——门诊病人
贷:医疗收入——门诊收入(具体明细科目)
此时,应收医疗款科目反映医院对患者的债权,而医疗收入体现已实现的医疗服务价值。若患者后续补缴欠费,则通过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冲减债权: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医疗款——门诊病人
二、住院病人欠费处理
住院患者的欠费涉及预交金冲抵与最终结算的分步处理:
- 出院结算阶段:
- 若患者预交金不足以覆盖全部费用,差额部分计入欠费:
借:预收医疗款(已收取的预交金)
借:应收医疗款——出院病人(欠费部分)
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总医疗费用) - 若患者需补交现金,则补交部分直接计入货币资金科目。
- 若患者预交金不足以覆盖全部费用,差额部分计入欠费:
- 医保统筹部分处理:
患者自负比例外的费用,由医保机构承担部分需单独核算:
借:应收医疗款——医保机构
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
三、坏账准备与核销管理
根据制度要求,医院需每年对应收医疗款进行坏账风险评估:
- 计提坏账准备:
按账龄分析法或余额百分比法计提: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 核销无法收回的欠费:
经批准后,冲减坏账准备科目: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医疗款(对应明细科目)
若已核销欠费后续收回,需先恢复债权再确认资金流入:
借:应收医疗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医疗款
四、特殊场景补充
- 医保拒付处理:因违规治疗导致医保拒付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医疗款——医保机构
同时差额部分调整医疗收入科目。 - 跨期结算差异:与医保机构结算时,实际到账金额与应收金额的差额,通过医疗收入——结算差额科目调整。
通过以上流程,医院可系统化管理病人欠费债权,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实务操作中需注意定期对账、账龄分析及内部控制,以降低坏账风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