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是江西省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其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教育传播系,2017年与江西日报社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入选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该专业以"全媒体传播"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培养核心,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育人体系,近三年就业率超95%,考研升学率超20%。依托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与金牌记者实验班,形成"课程教学-校媒共建-行业实训"全链条培养特色,为地方媒体发展输送掌握新闻采编与全媒体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专业以校媒协同育人为核心构建三大优势:
- 学科平台优势:
- 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41位,教育技术学与广告学均为江西省品牌专业。
- 建有总资产近1000万元的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配备虚拟现实语言实验室、全媒体采编系统等设备,支持新闻摄影、视频剪辑等全流程实践。
- 师资队伍优势:
- 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博士学历教师占比48.9%,12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3项,开发《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特色课程,出版教材《中西新闻比较》等专著12部。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形成"四维能力矩阵"培养架构:
- 理论基础模块:
- 新闻学概论(64学时)系统解析新闻真实性原则与舆论引导机制,传播学原理课程构建5W传播模型分析框架,案例库年更新率25%。
- 中外新闻事业史(48学时)通过媒介史比较研究,剖析《申报》《纽约时报》等中外媒体发展规律。
- 实务技能模块:
- 新闻采访与写作(64学时)开展突发事件报道模拟,掌握倒金字塔结构与数据新闻可视化技巧,采写作品发表于江西日报等媒体。
- 报纸编辑与排版课程操作方正飞腾排版系统,完成校报《传播人》全流程制作,年均产出50+版面。
三、实践平台与创新能力
构建"三级贯通"实践生态:
- 校内实训平台:
- 金牌记者实验班实施"采编播评"一体化训练,学员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等7项国家级奖项。
- 虚拟现实语言实验室支持沉浸式新闻场景模拟,可进行新闻发布会主持与灾难报道应急演练。
- 校外实践通道:
- 与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建20+实习基地,开展媒体融合专题实训,参与南昌地铁舆情监测等真实项目。
- 孵化"传播人"新媒体工作室,运营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号,粉丝量突破10万+。
四、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形成"三位一体"职业通道:
- 传统媒体领域:
- 40%毕业生进入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编辑岗起薪6000-8000元/月,3年晋升栏目制片人比例15%。
- 参与鄱阳湖生态保护系列报道获中国新闻奖提名。
- 新兴媒体领域:
- 30%任职字节跳动、腾讯新闻等平台,从事短视频运营与算法推荐优化,年薪15-25万元。
- 教育公职领域:
- 25%考取公务员或中小学教师,主持红色文化传播项目,年均培训基层宣传干部5000+人次。
报考建议:建议高考文科全省前30%,语文单科110分以上。需强化新闻敏感度与全媒体技能,考取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证可提升竞争力。职业规划建议:采编型选择深度报道方向,运营型侧重新媒体数据分析。需注意30%课程涉及高强度采写实训,建议提前掌握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