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立于1987年,是广西首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该专业以“服装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为培养方向,构建了覆盖服装全产业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依托壮族服饰文化资源,形成“产业引领—非遗铸魂—赛教融合”的特色模式。其办学成果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自治区示范实训基地以及世界技能大赛奖项,成为广西服装设计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定位与产教融合路径
该专业以服务广西及东盟纺织服装产业为核心,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李宁体育(广西)有限公司共建李宁时尚(鞋服)产业学院,设立“李宁订单班”并引入企业实验室资源,如3D运动鞋服数据采集分析中心和鞋服设计研发中心,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此外,与利郎、丽晶维珍妮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堂,例如为李宁设计中国都市游牧系列作品,推动学生直接参与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非遗传承与课程体系创新
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广西民族文化,开设《广西民族服装传承创新设计》《壮锦工艺品设计》《扎染技艺》等特色课程,并设立谭湘光大师工作室与壮锦研究所。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带领师生研发的壮锦服饰作品,累计获得6项国家级工艺美术金奖,出版专著《桂彩壮锦》,形成了“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的传承路径。通过将民族图案设计与现代服装工艺结合,学生作品多次登上广西电视台新民歌大会和东盟纺织博览会,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教学资源与竞赛驱动机制
专业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配备服装工艺实训室、立体裁剪实训室、服装CAD实验室等12间实践场地,可承办广西职业技能大赛及1+X证书考试。在“赛教融合”框架下,学生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5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教师团队则凭借《成衣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持续优化教学模式。竞赛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将服装创意设计赛项标准融入《服装制版与工艺》课程,强化技术应用能力。
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成效
通过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项目及老挝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专业拓展了国际化视野。2018年至今,累计为东盟国家培训36名服装专业教师,并为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生开设民族手工艺课程。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优秀校友如范丽华(获“金凤凰”设计金奖)和覃息球(广西技术能手)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专业通过李宁奖学金和校企合作设计大赛,构建了从学习到就业的完整支持链,助力学生实现专升本或进入企业核心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