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19年设立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以来,依托校企合作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步构建起以虚拟网络与存储技术、OpenStack云管理平台、Docker容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专业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深度合作,引入企业一线项目经验,致力于培养具备云平台搭建、运维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数字工场实训基地与混合式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主流云服务技术,还能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形成“教学-实训-实战”的完整培养链条。
在课程设计上,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模块:涵盖云计算架构、网络存储原理及虚拟化技术;
- 平台实践模块:重点学习华为/阿里云服务搭建、容器化部署及云安全技术;
- 综合应用模块:通过项目化教学完成云资源调度系统开发、混合云环境运维等实战任务。这种递进式课程体系确保学生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能力跃迁,同时结合微课、慕课等线上资源,形成“理论-模拟-实操”三维学习路径。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目前4名教师中,校方2人均为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教学资质又拥有工程师职称;企业方2名讲师来自东软集团,具有多年云计算项目交付经验。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式课堂与竞赛化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023年该专业团队在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包揽金、银、铜牌,验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战价值。
实训体系构建呈现三大特征:
- 硬件设施先进:拥有专属云计算实验室,配备OpenStack实训平台和容器集群服务器;
- 产教深度融合:与华为、阿里云等企业共建认证课程,学生可考取HCIP云计算认证;
-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数字工场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如某政务云平台迁移案例中,学生团队完成了从需求分析到容器化部署的全流程实践。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流向云计算运维工程师、云交付工程师等岗位,合作企业涵盖东软、电信等头部厂商。数据显示,近两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优秀学员入职半年即参与千万级云计算项目部署,体现出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成为云南省高职院校中特色鲜明的云计算技术教育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