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立足地方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煤炭、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实训资源和校企合作的多维度支撑,为学生提供从基础技能到行业前沿的全链条成长路径。下面将从课程体系、就业方向、专业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核心优势。
专业课程体系以机械制造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分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两大模块。基础课程包含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涵盖数控编程与加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实训环节设置钳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机电设备拆装等实践项目,并引入数字孪生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前沿内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就业方向覆盖制造业全产业链,形成四类典型岗位:
- 操作岗位:数控机床操作、自动化产线调试;
- 技术岗位:工艺设计、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 管理岗位:生产管理、设备管理;
- 服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毕业生可进入鄂尔多斯同新矿业、内蒙古五十铃汽车、隆基光伏科技等合作企业,服务领域延伸至新能源装备、智能焊接等新兴方向,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6%以上。
专业特色突出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学院与蒙泰集团、巨鼎煤机制造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和工匠班,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训基地投入超1亿元,拥有机械加工中心、PLC与组态技术实训室等40余个现代化实训平台,面积达12000平方米。2024年获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项目,引入国际认证课程体系,强化智能制造领域竞争力。
师资团队汇聚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自治区技术能手等高水平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2%。高海兵、王伟等教师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草原英才等荣誉,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15项,研发的自移设备列车等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300万元。团队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2024年获国家级奖项8项,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人。
在区域产业升级背景下,该专业紧扣智能制造与新能源装备发展趋势,通过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持续输出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技术人才。从课程设计到就业保障,形成了“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对接产业”的鲜明特色,成为内蒙古地区装备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