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亲产业、重实践"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历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标杆学科。依托厦门作为全国电力电器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其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校企协同、双证融通"的育人模式。
在专业方向上,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器及其控制两大核心方向,并开设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班。前者侧重电力系统设计、继电保护与高压技术领域,主干课程包含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等;后者聚焦输变电设备研发制造,设置电器学、低压电器等特色课程。所有学生需完成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金工实习、高压电器试验等实践环节,其中校企共建的ABB实训中心和百万伏高压试验检测中心为国内高校领先的实践平台。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
- 师资结构:60%教师具有高级职称,55%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省级教学名师领衔"双师型"教学团队
- 科研支撑:拥有福建省高校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电力电器产业公共研发检测平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设备投入超4700万元
- 产教融合:与ABB、GE、台达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17个联合培养基地,开设"卓越工程师班"实行"3+1"校企双导师制培养
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9%以上,主要流向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制造、智能电网三大领域。约20%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35%任职于ABB、施耐德等跨国企业技术岗,另有15%通过ISEC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赴美英高校深造。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确保学历国际互认,其"强弱电结合、机电一体"的课程设置使毕业生在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展现强大适应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