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立足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融合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农业特色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通过校企协同、实践创新等模式,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培养体系,为电子信息产业与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工程师基本训练。学生需掌握电路与电子学、信号系统与控制、电磁场与电磁波等核心知识,具备解决农业物联网、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以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为特色,将农业场景融入教学,培养能为现代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队伍。
主干课程设计兼顾广度与深度:
- 基础理论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 专业核心课程:高频电子线路、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 应用实践课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特色交叉课程:电子线路CAD、自动控制原理,强化计算机技术与农业场景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素质培养:
- 校企联合培养:推行“3+1”模式,与哈尔滨新中新集团、苏州固纬电子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
- 创新实践平台:设立专业创新实验室、数字化作品协会,开展电子工艺实习、专业综合应用训练;
- 多层级质量监控:建立校-院-教研室-学生四级评价体系,确保实践环节成效。
就业方向覆盖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毕业生可从事:
- 农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维护;
- 智能电子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 通信技术推广与信息技术管理;
- 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攻读本校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硕士专业。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居工科前列,契合国家“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战略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