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及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该专业结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和现代化实训平台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财税操作能力和财务大数据分析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其课程体系融合传统财务知识与前沿技术,并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培养方向涵盖会计核算、财务分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强调“懂业务、强核算、能管理、会工具”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Python技术财务应用、财务机器人操作等新兴技术工具。通过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和智能财税实训平台,学生可在模拟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中提升实践能力,适应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金融机构等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采用“逆向制定法”,围绕职业能力构建大数据+财务+特色的三维体系: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税法、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实务;
- 技术应用模块:涵盖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实务、财务共享实务、Python编程等;
- 实践拓展环节:通过策略销售沙盘实训、校园创意营销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强化实战能力。
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例如引入智能财税软件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需完成从发票识别到税务申报的全流程操作,并考取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双证融通。
就业前景与行业适配
该专业连续五年保持98%以上的就业率,主要岗位覆盖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以及数字化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师、共享中心运营专员等新兴职业。就业领域延伸至金融、物流、跨境电商等多个行业,例如银行理财规划、证券机构投资分析、电商平台成本管控等。为提升竞争力,专业还与财税服务机构和智能制造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园招聘会和订单班培养实现校企人才输送无缝对接。
创新优势与发展潜力
专业建设的创新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赋能传统财务,例如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引入财务风险管控教学;二是行业特色融合,开设建筑企业会计等细分领域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被授予1+X示范性考核站点,教师团队连续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进一步保障了教学质量和行业认可度。未来,随着企业对业财融合和数字化管理需求的增长,该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将持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