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数字经济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培养适应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背景,通过课程创新、校企协同和实践平台建设,形成了“数字技术筑基+产业需求定向+思政育人铸魂”的特色育人模式。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六模块”交叉架构,覆盖通识教育、经管基础、信息技术与专业实践领域。核心课程包括: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夯实经济理论
- Python软件基础及运用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培养数字技能
- 数字金融、数字营销等前沿课程对接产业需求特别设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等选修课,形成“必修+选修+实践”的立体知识网络。实践教学占比达30%,通过经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和数字经济仿真实验平台,实现理论与产业场景的无缝对接。
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四年学习周期,形成“认知-实训-实战”三级进阶体系。新生通过专业认知实训建立行业感知,二年级在电商运营中心开展项目实操,高年级进入京东、招商银行等企业顶岗实习。近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8项,展现出突出的创新能力。校企共建的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更提供新型师徒制培养通道,实现毕业即上岗的零过渡目标。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三个领域发展:
- 政府机构从事数字经济政策研究与产业规划
- 金融机构承担互联网金融服务与数字资产管理
- 科技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设计2025届毕业生中,超过60%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企业,15%考取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研究生。专业特别强化经济与金融大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建设中具备双重竞争力。
教学特色体现在四个创新维度:
- AI赋能教育:引入DeepSeek代码助手等智能工具重构编程课程,在Web应用程序开发等省级品牌课程中实现50%教学内容智能化
- 双师型队伍:70%教师具有企业实战经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领衔的教研团队主持建设《国际贸易实务》等省级一流课程
- 思政融合:在数字经济学等专业课中嵌入共同富裕、双循环格局等思政元素
- 国际认证:与ACCA、CFA等国际证书衔接,学生可同步获取职业资格认证
该专业通过持续迭代人才培养方案,已建成覆盖商品拍摄与剪辑实验室、金融综合实验室的智慧教学空间,并牵头编写《数字经济学》教材,推动区域高校专业建设标准化。在2025年四川省民办高校专业评估中,其产教融合度与就业质量指标均位列前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