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媒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始于2004年,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云南有声语言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该专业以“应用型、复合型”为定位,依托超高清全媒体演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在地方融媒体中心、影视传媒行业等领域备受认可,成为区域性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输送通道。
在专业建设层面,该专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架构。核心课程涵盖语音与声音训练、语言表达与创作、新媒体运营与策划三大模块,既包含传统播音技能如《广播播音主持与实训》《影视配音创作基础》,又融入《短视频剪辑与制作》《网络主播实务》等适应新媒体生态的前沿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课程体系强调“一专多能”,通过形体与礼仪、声乐技巧训练等辅助课程,培养学生从节目主持到影视配音、从舞台表演到网络直播的全方位能力。
实践教学资源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拥有云南省首家4K全媒体演播中心,配备电视台标准的新闻演播厅、广播直播间及网络直播室,模拟真实媒体工作场景。学生从大三开始参与项目式教学,通过与云南省电视台、九橙影视等百余家单位共建的实习基地,直接参与融媒体内容生产、文旅活动策划等实战项目。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例如参与昆明阳宗海云上樱桃节等地方文化活动的主持与策划。
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专业定位为培养“全媒化、复合型应用语言传播人才”,既要求掌握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等传统技能,又需具备短视频创作、网络舆情分析等数字化能力。为强化岗位适应力,课程设置中特别加入主持人思维训练、危机公关应对等模块,并通过“教学辅导情景三位一体”的英语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在国际航空服务等领域的竞争力。
就业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方向:一是传统媒体领域,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与出镜记者;二是新兴数字媒体行业,涵盖网络主播、影视配音师等岗位;三是文化服务产业,包括博物馆讲解员、文旅活动司仪等。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悉尼大学等海内外顶尖学府深造,更有创业者成功跨界艺术与商业领域,印证了其“雪花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