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立足西南地区产业需求,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背景与兵工血脉传承,形成了设计学、艺术学、工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特色。作为重庆地区唯一以工学为背景的产品设计专业,该专业聚焦汽车行业与文创产业,通过产教融合、研教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有系统设计学知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近五年学生在国际权威赛事中斩获IF产品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等荣誉,毕业生成长为地区设计行业中坚力量。
多维交叉培养体系
专业构建了工学为基、设计为核、艺术为翼的课程体系:
- 基础能力模块:通过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平面/三维设计等课程夯实造型与数字化表达能力
- 专业核心模块:设置产品形态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强化工学与美学的协同创新
- 方向深化模块:分设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含汽车造型工程基础、车身开发流程)与智能产品造型设计(含交互设计、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两大方向,实现细分领域专精化培养
全链条实践平台
专业以设计项目驱动构建实践生态:
- 校内工作室制:推行课外导师工作室制度,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庆设计产业项目,近三年完成极寒交通工具、智能座舱等毕业设计作品84项
- 企业联合培养:与长安汽车、玛格家具等10余家企业共建工作坊,所有学生均参与校企联合设计项目,如Diffuse手电设计直接转化为深圳傲雷科技集团量产产品
- 国际赛事通道:通过IF奖、红点奖等国际赛事培育创新思维,2024届作品棱柱之光手电同时斩获两项大奖,验证了「创意-原型-商品」全流程培养成效
工学赋能的专业优势
区别于传统艺术院校,该专业凸显三大差异化竞争力:
- 工学基因深度融合:在工程图学、产品结构设计等课程中植入车辆工程学科资源,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模型制作、专业实验
- 智能技术前沿探索:开设产品交互设计、Stable Diffusion模型训练等课程,2024届毕业设计已出现AI绘画与交通工具造型的融合创新
- 地域产业精准对接:针对重庆作为汽车重镇的区位优势,毕业生在交通工具造型研发、用户体验评估等领域就业率达90%,五年内晋升技术骨干比例显著
通过4.8分教学质量满意度的教学保障,该专业持续输出兼具工程严谨性与艺术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模式不仅获得行业认可,更在AIGC时代开辟了设计教育的新路径,为「中国智造」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创新血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