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1980年,是福建省首批计算机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重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特色。该专业通过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证,并依托ESI全球前5‰学科的优势资源,构建起覆盖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工智能开发、网络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完整培养体系,为信息产业输送了大批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方向+实践"的三维架构。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模块,同时设置智能数据管理、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方向课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实验教学体系:
- 编程强化训练营提供C++/Python等语言实战训练
- 电脑大赛选拔优秀项目进入省级以上竞赛
- 企业联合实验室开展真实项目开发这种"理论-实践-创新"的递进式培养,使学生在毕业时平均掌握3种以上编程语言。
师资力量呈现国际化与工程化特征。学院现有15名教授、34名副教授,77.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师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65项,尤其在大数据智能分析、区块链安全技术领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这种科研优势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本科生可参与省重点实验室项目,近三年学生发表SCI论文27篇。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院开创的"预就业"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与美亚柏科、网宿科技等20余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大三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完成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实战。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入职阿里、腾讯等头部企业的比例达18%,平均起薪比同类院校高23%。升学方面,20%学生进入浙江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
国际交流网络覆盖美国1+2+1双学位、英国2+2联合培养等项目,学生可赴埃塞克斯大学等合作院校交流。这种国际化视野培养下,学生团队曾获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EC-Final金奖,体现出在算法设计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