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先锋院校,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工业互联网应用领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树根互联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覆盖工业互联网全技术链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输送了大量复合型技术人才。
在专业定位上,学院聚焦边缘层数据感知、网络层信息传输、平台层数据处理和应用层智能决策四大核心模块,依托工业互联网数智化生产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引入灯塔工厂实训案例和智能制造VR数字化实训中心,学生可系统掌握工业数据采集、网络运维、Python编程等技能,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产业落地的无缝衔接。专业课程设置包含:
- PLC应用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与网络安全防护
- Python程序设计与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
-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边缘计算应用
产教融合创新是该专业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学院联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21家单位组建环渤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与比亚迪、潍柴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工业数智化研修班和产学研供需对接会,师生直接参与企业数字化车间改造项目,近三年完成技术服务1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这种"教学设备数字化升级+真实项目孵化"的路径,使人才培养精准匹配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对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人才的需求。
在实训资源建设方面,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11个专业实训室,包括西门子PLC实训室、工业网络智能控制实训区等特色空间。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将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中级)认证标准融入课程体系,2024年该专业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5%。校企共建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培训基地和ABB机器人认证中心,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技术标准的实践平台。
这种深度融合产业生态的办学模式成效显著。毕业生可胜任工业数据工程师、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师等岗位,主要就职于树根互联、歌尔股份等领军企业。学院作为全国工业数智化行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持续通过公共实训基地和产业会客厅等载体,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烟台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