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全球化视野,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汉语教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教育部东南亚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构建了"素质教育+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的三段式培养体系。通过国际订单式培养和本硕连读项目,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泰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机构任职。
一、创新培养模式夯实专业根基
专业采用"1+2+1"培养模式:
- 第一年开展文学通识教育和语言能力强化
- 第二至三年系统学习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核心课程
- 第四年进入海外实习基地或孔子学院进行教学实践。
依托泰国诗娜卡琳威洛大学"3+1+1本硕连读"项目,实现学分互认,学生可累计获得1000+课时的跨文化教学经验。校内设立的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每年接待200+人次国际学生,构建真实语境的实训场景。
二、顶尖师资团队引领学科发展
学科带头人赵惠霞教授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团队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出版专著10余部,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周棉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其著作被哈佛大学、早稻田大学等40余所国际名校馆藏。青年教师中70%具有海外教学经历,包括美国乔治敦大学语言学硕士姜行、意大利中文教师王多等实务型师资。
三、立体化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能力
专业构建了"语言基础+文化传播+教学技能"三维课程矩阵:
- 语言模块:涵盖语音与语音教学、汉字与汉字教学等细分领域
- 文化模块:设置现代美学、跨文化交际等特色课程
- 实践模块:开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等实训课程
通过"双师同堂"教学模式,邀请泰国华文学校校长参与语法与语法教学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内容与海外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四、国际化实践平台拓宽发展路径
专业与西班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等建立15个海外实践基地,每年选派30%以上学生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2024年与西安思想家语言培训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开发"理论-观摩-顶岗"三段式实习体系,学生累计完成200+课时的教案设计与课堂实操。近三年毕业生在汉办志愿者选拔中通过率达85%,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阿尔巴尼亚孔子学院任教。
五、多元化发展通道实现精准赋能
专业提供四维发展路径:
- 海外就业:对接全球512所孔子学院的教学岗位
- 国内升学: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实现本硕衔接
- 文化传播:在新闻出版、涉外机构从事文化推广
- 创新创业:依托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报告研究成果开展语言培训项目
2024届毕业生中,61.8%选择继续深造,其中15%通过"本升硕"项目进入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