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于2022年开设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专业,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下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学制为三年。该专业以“育护养管”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婴幼儿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托育机构运营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国家三孩政策实施和托育行业快速发展,该专业具有坚实的市场需求与广阔前景,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行业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
一、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该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托育服务需求,构建了发展心理学、卫生保健、实践技能、机构管理四大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基础》《婴幼儿心理发展》等,为学生奠定婴幼儿照护的理论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实操能力培养,如《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强调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注重根据月龄设计感统训练和精细动作游戏,《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覆盖呛噎急救、烫伤处理等应急技能。
- 专业拓展课程涵盖《婴幼儿早期阅读》《艺术启蒙》《托育机构品牌建设》等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实训环节依托20余间教学实训室,包括感统训练室、模拟托育照护室等,强化真实场景下的技能应用。
二、就业方向:多元化岗位与行业覆盖
毕业生可面向托育机构、早教中心、幼儿园(托班)及健康管理机构就业,具体岗位包括:
- 保育师:负责婴幼儿日常照料与安全保障;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设计并实施早期教育活动;
- 健康照护师:从事营养保健、疾病预防等健康管理工作;
- 托育机构管理者:参与机构运营、家长沟通及品牌建设。
此外,学生可考取婴幼儿照护师、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学院与省市区级幼儿园、早教机构建立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实现“专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三、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与证书融通
该专业采用“理实一体、赛证结合”的培养路径:
- 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师资参与教学,与10余家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仿真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模式提升实践能力;
- 1+X证书制度:将课程内容与母婴护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证书考核标准对接,实现“课证融通”;
- 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幼乐美杯”等国家级赛事,近年来获早期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东盟婴幼儿照护竞赛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以赛促学提升职业素养。
四、学院优势:师资与资源保障
依托托育服务与康养学院,该专业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自治区级高水平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超50%。学院建有自治区级智慧托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多本“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此外,学校与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创业率高于广西高职平均水平,部分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覆盖三年学费,实现“学习-实践-就业”良性循环。
五、专业特色:聚焦“预警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区别于传统托育专业,该专业强调“健康科技预警”理念,在课程中融入婴幼儿代谢调节、体质健康促进等前沿内容,培养能识别早期发育异常、实施个性化干预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课程教授传染病防控与健康监测技巧,《婴幼儿家园共育》课程训练家长沟通与科学育儿宣传能力。这种“预防-干预-管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托育行业转型升级中更具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