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东省高等特色职业院校,其学前教育专业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成为学院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该专业立足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双向融合,以培养实践取向全科型幼儿园教师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与丰富的实训资源,专业发展迅速,2016至2019级招生规模从457人增至876人,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认可度。
培养体系:“三学五领域课证融合”架构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核心理论展开,同时强调技能实操:
- 理论课程:涵盖儿童语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五大领域,注重教育规律与幼儿发展特点的结合。
- 技能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舞蹈创编、玩教具制作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 特色课程:融入服装立体设计、幼儿园课件制作等跨领域内容,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通过“体验式”教育模式,学生需完成课堂知识反刍、技能实训以及校外基地实习,形成“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学习链条。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采用定向培养模式,与幼儿园及教育机构深度合作:
- 实习基地共建: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幼儿园教学实践。
- 技能竞赛机制:通过校内技能比赛提升学生专业水平,近三年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11项。
- 就业直通渠道: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北京、山东、江苏等地的幼儿园,岗位覆盖保育员、配班教师、课程顾问等,部分优秀学生晋升为幼儿园主班教师或管理岗位。
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中95%在关键岗位业绩达标,印证了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师资与资源:双师型团队支撑
专业教学团队由32名专任教师和13名行业专家组成,其中:
-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100%,拥有硕士学位者达81%。
- 团队获评“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泰安市优秀教师”等称号,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8项。
- 配套建设蒙台梭利实验室、微格教室等高规格实训场所,保障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
此外,学院通过“名师工作坊”引入幼儿园园长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紧贴行业需求。
社会需求与政策红利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学前教育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该专业毕业生不仅可进入幼儿园、早教机构,还可拓展至教育咨询、儿童用品研发等领域。学院通过“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认定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专业正探索“现场工程师学院”等新型合作模式,将企业生产线经验融入课堂,推动学生从“技能学习者”向“职业人”无缝转型。这一系列举措,为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高质量人才储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