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专业,依托学校医养健康学院的康养类专业群建设,聚焦0-3岁婴幼儿养育照护与健康管理领域。该专业自2022年设立以来,以“医养教育四位一体”为特色,构建了“会育、知护、善养、能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解决托育行业人才短缺问题。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学生不仅能掌握婴幼儿发展规律、营养保健等核心知识,还能获得丰富的实践机会,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育护养管”四维融合
专业采用“育护养管融合”托幼一体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四大核心能力培养:
- 会育:结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如通过《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等课程提升早期教育能力
- 知护:掌握卫生保健与急救技能,包括《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等医学护理课程
- 善养:涵盖生活照料与营养管理,如《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托班食育课程》等模块
- 能管:通过《托育机构管理实务》《客户管理》等课程培养机构运营与家园共育能力
这种“理论+实践+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配合1+X证书制度(如母婴护理师、育婴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实现了从校园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构建了“三线并进、保教融合”课程体系,整合医学、教育学、管理学三大领域: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卫生与保健》等奠定专业认知
- 核心技能模块:设置《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蒙特梭利托育环境创设》等实操性课程
- 综合拓展模块:涵盖《教师礼仪》《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
教学实施中采用“虚实结合”实训模式,建有母婴护理、感觉统合、虚拟仿真等20余个专业实训室,并通过与北京京师紫荆教育等企业共建课程,将托育机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近五年学生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达100%,在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率达78%。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专业深度推进“2+2院园合作模式”,已与烟台立德托育、山东银座英才幼教集团等3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形成覆盖山东省16地市的实训基地网络。特色合作项目包括:
- 订单班培养:联合企业定制课程,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需求对接
- 现代学徒制:学生直接参与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累计提供700余个实习岗位
- 国际化合作:与韩国、日本等国幼教机构开展师资交流与联合培养
毕业生可胜任托育教师、健康照护师、机构管理等岗位,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2023届毕业生中,32%进入省级示范性托育中心,15%自主创办社区托育点,薪资水平较省内同类专业高18%。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0名(含博士1名、硕士19名),外聘行业专家12名,其中国家级托育评审专家3人。近五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3篇,开发《婴幼儿托育服务标准化操作手册》等校本教材5部。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赴一线托育机构挂职锻炼,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动态。
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如全国医养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在2024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专业评估中,其“课程创新度”“校企合作深度”两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成为区域托育行业人才培养的标杆。随着国家普惠托育政策推进,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为破解“幼有所育”难题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