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文理学院的重点特色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集艺术、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强调信息可视化传播和多媒介跨界创新,通过工作室制度与校企合作,将传统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平面设计”“综合媒体”“装饰艺术”三大特色方向。学生不仅能掌握AI生成式设计等前沿技术,还能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40余次,展现出强劲的实践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模块化进阶培养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方向—实践”三级递进模式:
- 基础阶段(大一至大二)
-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图形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
- 能力培养:建立视觉符号解构与重组的创意思维,掌握手绘表达与数字工具应用。
- 方向深化(大三)
学生可从三个方向选修高阶课程:- 平面设计:动态招贴设计、AI辅助生成设计、书籍设计
- 综合媒体:动态视觉设计、UI设计、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
- 装饰艺术:民间美术、装置艺术设计、现代空间装饰设计。
- 综合实践(大四)
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如品牌形象策划、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完成从方案设计到商业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师资力量:学术与产业双维度支撑
专业教师团队由刘根蓉(国家二级美术师)、邓幸(四川省科技厅评审专家)等领衔,80%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兼具行业实践经验。例如:
- 刘根蓉教授的作品《四季图》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巴蜀文艺奖;
- 邓幸副教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拥有动漫形象衍生包装等专利技术。
教师团队通过文化创意设计科研项目与国际艺术交流论坛,持续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趋势接轨。
就业前景:全产业链覆盖
毕业生可在广告设计、互联网企业、文化传媒等六大领域发展:
- 品牌视觉设计:企业VI系统开发、IP形象策划
- 数字媒体交互:UI/UX设计、动态视觉内容制作
- 文化创意产业:非遗活化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
近三年数据显示,学生入职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的比例达23%,海外深造院校涵盖伦敦艺术大学等顶尖设计学府。其就业满意度达4.1分(满分5分),印证了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