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健康”政策推动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管理相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全国名中医领衔的师资团队和国家级实训基地,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覆盖居民服务、卫生、社会工作三大行业需求,毕业生可从事健康咨询、养生养老、康复保健等多元化职业。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健康技术结合,核心课程包括:
- 中医学基础与经络腧穴学奠定传统医学根基
- 中医运动保健学与整脊保健学强化实操技能
- 健康评估与管理融入现代健康管理理念
- 营销心理学与养生保健营销策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教学中引入高清数字人解剖虚拟系统和健康体测设备,使学生在掌握艾灸、推拿等传统技艺的同时,能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体质辨识与健康干预。
师资力量汇聚全国中医药传承专家与省级名中医,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包含:
- 全国第四至六批中医药传承专家1人
-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1人
- 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库成员1人
-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官团队主持建设教育部精品资源课程1门、重庆市一流课程2门,并开发双语国际课程3门,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
实践教学依托近1000㎡专业实训室和20亩药用植物园,构建四级实训体系:
- 基础技能:在中药标本馆辨识1000余种药材
- 临床模拟: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病例分析
- 科技应用:使用500万元科研设备进行健康数据分析
- 社会服务:参与科技活动周义诊与社区健康宣教创新性开设中药香囊制作与药膳开发实践课,在2025年国医节活动中,学生作品涵盖草药画、中药别针等文创产品,实现技艺传承与商业价值转化。
就业渠道覆盖医疗保健机构、康养旅游企业、健康管理机构三大方向,毕业生可考取健康管理师、中医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数据显示,2023年该专业在重庆投放物理类20人、历史类31人招生计划,选考科目实行文理兼收政策,显示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学校通过“医路芳华”学生社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育,近三年为健康产业输送技术人才超千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