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以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紧密围绕工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助力学生掌握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成为智能制造时代的技术骨干。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面向工业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工业控制系统开发、工业云平台运维等紧缺岗位,聚焦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两大应用场景。培养目标强调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提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传感器检测、工业网络通信等基础技能,还需具备工业数据可视化、边缘计算预处理等进阶能力。通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双重塑造,毕业生可胜任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持、系统集成与运维管理等岗位。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实训”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LINUX操作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工业控制与组态技术,夯实编程与自动化控制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PLC应用技术、工业边缘计算技术等八大模块,重点培养数据采集、网络部署与平台运维能力;
- 特色实训环节:依托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室,模拟车间生产场景开展工业云平台构建、网络攻防渗透测试等实战项目,强化工业现场数据采集与云端应用开发能力。
学生需掌握七项核心能力,包括工业设备选型、网络部署改造、云平台配置管理、安全防护系统设计等,同时具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场景的创新能力。
实训平台与校企合作
学校投入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通过原材料出库模拟、加工装配检测、成品入库数据上云等全流程实践,构建真实生产环境的教学案例。硬件平台与树根互联、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发了覆盖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实训项目。近两年,学生在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赛项中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印证了实训体系的有效性。
职业发展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可考取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业方向涵盖制造业、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等领域。高职本科衔接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等专业,普通本科可对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学科,形成“技术+学历”双通道发展路径。
专业特色与创新优势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五个优化”培养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分析优化课程体系,结合职业技能认证强化能力标准,依托职业竞赛提升实战水平,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创新性引入工业APP开发、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课程,构建了覆盖工业互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全栈式知识体系。这种以真实生产场景驱动教学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工业互联网领域复合型人才短缺的行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