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立足安徽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土木工程类学科优势,聚焦建筑环境营造、能源系统优化和低碳技术研发,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学生不仅掌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还能通过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提升创新能力。毕业生签约率连续多年保持100%,近三成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以“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支撑,重点培养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和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暖通空调、燃气输配等系统设计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课程设置注重多学科交叉,涵盖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核心课程,并强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学习。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工业通风、烟气净化等冶金行业特色方向,契合地方产业需求。
课程体系与实践创新
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
- 热学与力学基础: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
- 智能化控制技术:涉及建筑设备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应用;
- 专业核心技能:暖通空调、冷热源设备、燃气储存与输配;
- 工程管理能力:工程施工组织、经济分析与项目管理。实践环节设置国家级竞赛培育机制,学生在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建环04级李智虎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彰显创新培养成效。
就业前景与行业竞争力
专业就业呈现三大特征:
- 就业领域广:覆盖建筑设计院、市政工程、设备制造及能源管理领域;
- 岗位层次高:25%-30%毕业生进入格力、中建等企业技术研发岗位;
- 发展潜力大:近五年毕业生中,超40%成长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随着“双碳”战略推进,专业新增建筑能源系统优化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向,毕业生在低碳建筑咨询、智慧能源管理等新兴领域竞争优势显著。
学科优势与资源平台
该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资质,实验室配备暖通空调模拟系统、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等先进设备。与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包括西门子楼宇科技中心、海信日立研发基地等,实现“毕业设计-实习-就业”全链条对接。学科交叉方面,与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共享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在地下空间环境控制、工业余热回收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成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