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作为甘肃省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高校,其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立足能源工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热力发电和新能源应用为双核心方向,通过三年学制培养掌握热力设备运行维护、节能减排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校企合作资源丰富,形成了“教学做一体”的鲜明特色,为火力发电、新能源等领域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体系与实训环节
该专业课程体系以热工基础为核心,涵盖电厂汽轮机设备、热力系统分析及运行等理论课程,同时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理论课程模块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电厂锅炉、汽轮机原理等专业课程。
- 新能源拓展模块设置风力机原理、光伏工程技术等方向课程,适应能源结构转型需求。
- 实践教学体系分三层次展开:
- 校内金工实训(阀门管道检修、汽轮机本体安装)
- 仿真系统操作(电站锅炉运行、热力设备故障诊断)
- 企业顶岗实习(火力发电厂机组运维、设备检修)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专业着重强化八大核心职业能力:
- 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掌握热力设备安装、检修及试验技术
- 系统分析与控制能力:具备火力发电厂全流程运行管理技能
- 创新应用能力:通过节能分析和智能运维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安全管理能力:涵盖机组事故处理、HSE体系运行等专项训练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贯穿培养过程,重点包括锅炉运行值班员(中/高级)、发电机组集控运维(中级)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就业方向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主要面向能源产业链三大领域:
- 传统火力发电领域:从事汽轮机、锅炉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岗位起薪约5000-8000元/月
- 新能源应用领域:包括风力发电场运维、光伏电站系统管理,近年需求增长率达15%
- 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在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企业参与热力设备研发校企合作单位如新疆天富能源、乌鲁木齐热力集团等提供定向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超过85%。职业晋升路径清晰,3-5年可成长为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
特色培养与升学衔接
专业实施综合评价招生模式,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机制:
- 文化素质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门课程等级赋分(A=5分,B=4分等)
- 职业技能测试含企业参与的适应性评估(如镇海石化建安订单班)升学通道方面,毕业生可通过“3+2”专本衔接进入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或报考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的继续教育项目。2025年计划与8家优质企业推行特色学徒制,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精准培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