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绘画专业作为艺术与传媒学院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依托"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方向的分化培养,构建起涵盖传统技法与现代表现手法的课程框架。在2024年江西婺源写生活动中,师生通过实地考察传统建筑纹样与自然景观,将课堂延伸至田野实践,这种"学游结合"的模式正是其教学特色的缩影。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构建了"基础训练+创作实践+理论研究"的三维架构。解剖与透视、色彩基础理论等核心课程夯实学生的造型能力,而社会实践(风景、采风)、下乡写生等环节占比超过30%的教学时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采用"多导师指导模式",既包括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国内顶尖院校毕业的教师,又引入伦敦艺术学院、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等海外师资,形成跨文化视野的教学团队。
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包含三个层次:校内实验室群、校企合作基地、国际交流平台。校内建有虚拟交互影像实验室、传统手工艺实验室等30余个专业空间,配备苹果工作站等数字化设备。校外与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从课堂创作到产业应用的培养闭环。2024届毕业生数据显示,98%的就业率中包括美术馆策展、艺术教育等多元领域,更有学生进入爱丁堡大学等QS前50院校深造。
在课程创新方面,专业突破传统美术教育范式,实施"创作驱动型"教学改革。绘画材料研究课程引入当代综合材料实验,艺术创作课程要求完成3组以上主题系列作品。毕业设计采取"双轨评审",既考核写实功底又强调观念表达。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省级以上美术展览中获奖率达25%,部分优秀作品被地方文旅部门收藏。
面对数字艺术发展趋势,专业正在探索传统技法与新媒体融合的教学路径。在2024版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数字绘画选修模块,虚拟演播空间实验室提供VR绘画创作体验。同时保留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理论课程,确保学生在技术革新中保持人文底蕴。这种"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也可参与城市公共艺术项目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