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西门子工程师班)是面向智能制造领域打造的特色专业,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工程师学院平台,与西门子(中国)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该专业以"技术+管理+商业+人文"四维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智能产线实训室、工业云制造数据平台等先进设施,构建"双育人、九合作、三证书-293"培养模式,为京津冀地区输送掌握PLC应用技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特色与校企协同创新
该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产教融合的闭环培养体系。通过与西门子共建工程师学院,形成"企业教师进课堂、实训设备接轨工业标准"的教学场景。校企联合开发了IMSEP三级认证课程体系,将西门子工业自动化认证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实现专业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在实训条件方面,校内建有2200平方米的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中心,配备数字孪生技术实训室等前沿设备,2020年北京市财政专项投入1500万元用于基地升级,使其成为华北地区少数拥有完整智能制造产线教学环境的高职院校。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塑造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三级架构:
- 电气控制基础:包含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气识图与CAD等课程,夯实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
- 工业自动化核心:聚焦PLC应用技术、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人机界面组态等关键技术模块
- 智能制造拓展:涵盖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数字孪生技术实践等新兴领域特别设置智能制造IMSEP认证专项训练,学生可同步考取电工高(低)压操作证和西门子全球认证证书。实践教学占比超过50%,通过"课堂工坊-校内基地-企业车间"三级进阶,完成从设备调试到系统集成的能力跃迁。
三、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西门子联盟企业、国家电网等头部单位,就业岗位覆盖:
- 智能设备运维:电力调度、配电系统维护、工业机器人维保
- 工程技术服务: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监理、工艺优化
- 新兴领域拓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首年年薪普遍达10-15万元,部分从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的学生,通过西门子多级培训体系可在3-5年内晋升为项目工程师。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就业-深造"贯通通道,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进入西门子全球人才储备计划。
四、创新能力培养生态构建
专业通过新工科创客中心打造多维创新平台:
- 竞赛体系:每年承办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近年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
- 项目孵化:校企联合发布真实工程课题,如智能产线优化、工业云平台开发等
- 认证衔接:将IMSEP三级认证与1+X证书制度结合,构建"课证融通"培养路径创新协会成员参与开发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仓储系统"等项目,已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这种"真题真做"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