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60303)是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点建设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优质师资团队,致力于培养掌握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通过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虚实结合的实训资源,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行业实践的完整培养路径,毕业生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显著就业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智能制造控制系统为核心方向,课程设置兼顾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根基。核心课程聚焦行业需求,包括电气与PLC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智能传感网络实施、机器视觉技术等。特别引入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数字孪生技术等新兴内容,强化学生在智能制造场景中的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设计注重衔接企业岗位需求,例如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训和工业组态应用技术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训资源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配置了计算机控制实训室、PLC单片机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平台等先进设施,并引入智能制造虚拟调试与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虚实结合教学。学生可参与智能3D视觉工作站、智能回收系统等项目的实操训练,掌握从设备安装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技能。例如,模块化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训系统模拟真实生产线场景,帮助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协同作业。这类实践环节不仅强化技术应用能力,还通过创新设计试验激发学生的工程思维。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师等职业岗位,就业领域覆盖电子通信、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行业。具体岗位包括智能控制系统调试员、工业网络搭建工程师、产品质量检测师等,部分学生可向PCB工程师、机器人系统集成师等高端技术岗位发展。根据行业趋势,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和数据分析师成为新兴职业方向,专业通过增设工业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课程,帮助学生把握物联网与大数据融合的就业机遇。
校企合作与升学路径
专业与多家企业共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例如通过盛古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学院定期开展校友访谈和创业指导活动,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对于有意深造的学生,学校开通五年制专科衔接本科通道,并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鉴定,获取PLC设计师、工业机器人操作认证等资质,增强职业竞争力。
招生规模与培养特色
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中,该专业面向高中生计划招生20人,中职生(制造类、电子类)计划达165人,显示其规模化培养特点。培养过程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并重,通过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塑造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智慧健康养老等跨领域内容纳入选修课,拓宽学生在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