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年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首家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产业优势,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作为重点专业建设方向。该专业深度融合国际化教育理念与产业需求,通过"工科引领、中外融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为长三角地区输送掌握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数据采集、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背景下,专业发展呈现三大特色:
课程体系聚焦工业全链路能力
专业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导论+核心技能模块+场景化实训"的课程框架,覆盖从基础到应用的完整知识链条:
- 专业基础课: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应用等数字化底座能力培养
- 核心技术模块:重点开设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标识解析技术三大方向课程
- 行业应用延伸:通过工业APP开发与应用、安全防护等课程衔接企业真实需求。教学中特别强调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形成"理论-仿真-实操"递进式培养路径。
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边界
专业创新实施"教室即车间,作业即工单"的实践导向教学:
- 实训课时占比超60%,依托汇博机器人捐赠的ABB工业机器人等价值203万元设备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
- 推行项目式课程开发,例如基于视觉模块的缺陷产品检测项目,模拟真实工业场景工作流程
- 采用"双师型"师资配置,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占比40%,教师每年完成全周期生产岗位锻炼。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MES系统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关键技术。
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圈
专业与宜科电子、施耐德电气、汇博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 共建实训平台:建成全国首批5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配备网络与安全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8个专项实验室
- 联合开发教材:《MES基础与应用》入选"十三五"国规教材,在20余所院校推广
- 人才共育机制:开展"1:1企业轮岗"培养,近三年为区域经济输送900余名技术人才。这种"校中厂"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岗位推荐比达1:8。
在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的行业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系统运维、安全防护等岗位。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5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44%,专转本通过率53.5%居江苏前列。随着学校"十四五"规划推进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建设,专业正加速向"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先行推动者"目标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