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立足管理学学科体系,以培养兼具经济管理背景与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自2003年开设以来,依托商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2020年入选河南省民办高校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在课程设置上,既涵盖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又强化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等应用型课程,同时突出旅游英语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管理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导向,构建了三级能力培养框架:
- 知识储备层:通过《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建立学科认知
- 技能实操层:依托旅游综合实训室开展景区规划模拟、酒店管理沙盘等实践教学
- 创新拓展层:设置"小学期"引入导游风采大赛、数字化营销实训等特色项目这种"2+1"学期设置(春秋学期+4周实践学期)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课时比达到1:1.2,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专业带头人李永文教授团队开发的多项文旅大数据规划课题,更将科研创新融入教学过程。
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杭州开元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60余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构建"双导师制"培养体系:
- 企业导师参与《旅游服务技能实训》课程设计
- 学生可进入4A级景区进行三个月岗位轮训
- 毕业设计实施"真题真做",近三年完成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景区改造方案23项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接触旅游产品开发、智慧景区管理等前沿领域。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占比达37%,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旅游策划大赛中连续两届斩获金奖。
三、就业竞争力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特征:
- 传统领域:旅行社计调、景区运营岗位占比42%
- 新兴业态:在线旅游平台产品经理、文旅项目策划岗位增长至28%
- 深造方向:旅游管理硕士(MTA)报考率年均提升15%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特别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开设《旅游专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使毕业生在国际邮轮管理、涉外酒店运营等岗位具有竞争优势。2024届毕业生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单位的海外项目录用率达19%。
四、行业适配性建议
选择该专业需注意:
- 关注数智化旅游发展趋势,主动学习GIS系统、大数据分析工具
- 把握文旅融合政策导向,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跨界知识
- 在校期间考取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学院为此设立"旅游文化创意工作室",通过宋文化主题线路设计等项目,帮助学生将开封本地文旅资源转化为实践成果。近三年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孵化民宿运营、非遗体验馆等项目7个,获省级创业扶持资金280万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